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我国离实现“人造太阳”还有多远?答案就在这个“最强实验室”里|焦点热讯
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-10-12 15:33:48


【资料图】

核聚变发电是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。在安徽合肥科学岛,有三个核聚变装置正在建设和运行中,堪称中国聚变研究的“最强实验室”。就在这个国庆假期,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开启全面组装,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也进行了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的正式交付。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认识这几位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中国天团。

我们是中国可控核聚变天团:EAST(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)、BEST(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)、CRAFT(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)。

我是“老大哥”EAST,外号“人造太阳”。太阳靠引力让氢“挤压”成氦,我没这本事,就用全超导磁体造了个“磁场牢笼”,它像无形的大手托住1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,复刻太阳内部的核聚变。现在我能让1亿度等离子体稳定运行上千秒,从理论上证明了核聚变的可行性。

我是“中坚力量”BEST,和“前辈”EAST 比,走的是“小而精”的路线。我能用更强的磁场“压缩”聚变空间,把等离子体约束得更密集,聚变功率密度反而比传统装置提升3倍。“小” 不是缺点,而是为了让核聚变从实验室的 “理论”,真正变成能落地的“工程”。我最大的梦想,就是能在2030年,演示核聚变发电,用核聚变的能量点亮第一盏灯。

我是“硬核技术工坊”CRAFT,为了将来真正实现核聚变商用发电,专“啃”未来聚变堆建设中的“卡脖子”技术,负责把实验室里的想法变成真家伙。比如制造能扛住火箭尾焰10倍极端高温的偏滤器、高性能的超导磁体部件,还有燃料循环系统等等,为未来的示范堆、商用堆提供成熟的技术和部件支持,让核聚变能源从“能亮灯”真正变成 “能供电”,把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”的聚变能源送进千家万户。

标签: 最新资讯

编辑:

最近更新

热点

选择长期主义,而非超短期盈利,是当下企业发展的主旋律。可持续发

详细>>

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,人工智能 (AI) 早已超越单纯技术功能

详细>>

8月26日,宁波。Stareep希瑞一剑封喉——发布“双智能”架构 + AI

详细>>

在当今汽车行业,技术创新如汹涌浪潮,持续重塑着我们的出行体验。

详细>>

7月23日,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盛大开幕。

详细>>

为加强微生物菌(毒)种及样本保藏管理和应用,促进我国生物安全风

详细>>